糖尿病已经从少见病变成一种流行病。整体来说,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患者。在预防中,2型糖尿病的关注度也更高。胰岛素抵抗被认为可能是多数2型糖尿病发病的始发因素。其发生发展与饮食模式改变和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则有所不同,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为特征。然而,全球范围内,1型糖尿病的新发病例也在悄然增多。过去的三十年中,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每年以约3%的速度增长。▲包括中国在内,全球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都不断升高。(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这种增长太快了,不能归因于遗传因素,这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发挥了作用。”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流行病学系主任Jill Norris博士指出。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近期发表的一篇综述中,Jill Norris博士团队分析了是否有任何环境暴露可以解释1型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趋势,这有助于为将来的预防性试验和寻找其他环境风险因素提供参考。
截图来源: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研究团队回顾了多种环境因素相关的科学证据,包括饮食和肥胖因素、感染因素、微生物环境、空气污染等。一些潜在风险因素被“揪”了出来:孕产:荟萃分析表明,孕产妇年龄≥35岁,孩子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0%(即相对风险值为1.1);25–30岁的孕产妇肥胖,孩子的风险增加约30%-40%,剖腹产的孩子风险增加20%。在大型研究中,出生时体重偏高也与1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比如相较于3-3.5 kg,超过4kg的孩子风险增加大约10%。婴幼儿期肥胖:荟萃分析和TEDDY队列研究显示,婴幼儿期体重增加每超过平均值一个标准差,1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0%。与儿童体重指数相关的基因也与1型糖尿病风险相关,但具体关联程度很难评估。儿童时期的牛奶摄入:缺乏证据显示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与胰岛免疫异常或1型糖尿病风险有关。但前瞻性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摄入更多的牛奶制品会增加胰岛免疫异常的风险(每增加1g/天,风险增加5%)和进一步发展为1型糖尿病的风险(每增加16g/天,风险增加59%)。纤维摄入:动物研究表明,母亲或幼崽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风险。但在人群研究中,结论并不一致。Omega-3脂肪酸:研究显示,孕期摄入Oega-3脂肪酸,或血清中Omega-3水平与儿童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无关。部分研究发现,儿童时期血液Omega-3水平与胰岛免疫异常风险降低相关。饮食中的糖分:DAISY研究表明,饮食中糖的摄入与1型糖尿病的进展有关。但这些摄入量变化与胰岛免疫异常最初的发生无关,仅在已出现胰岛免疫异常后,与加速进展为1型糖尿病有关。感染因素:许多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病毒(Enterovirus)数量更少,但不能排除反向因果关系。在3-6岁的儿童中,较多的腺病毒C与较低的胰岛免疫异常风险相关。有研究报道儿童早期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加与胰岛免疫异常和1型糖尿病的风险有关,但尚缺乏足够多的研究支持。关于孕期感染与儿童1型糖尿病的风险,各研究之间的结果尚不一致。在微生物群、空气污染、吸烟暴露等方面,目前的证据都不太能解释1型糖尿病增加。
图片来源:pixabay
在数据模型中,当相对风险值达到5时(相当于暴露人群的发病风险增加400%),这种因素的不断变化才可以单独解释整个人群中1型糖尿病每年3%的增长率。有些遗憾的是,上述因素的相对风险值都小于2,这些因素的流行率随时间变化的证据也尚不充分。也就是说,虽然多种因素都有“嫌疑”,但没有一个因素能够单独解释1型糖尿病发病率的迅速上升,可能更多是综合影响。1型糖尿病患者大多于儿童、青少年期发病,治疗依赖胰岛素,且往往生存质量不佳,比如血糖达标率低,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甚至患者寿命更短。研究团队指出,尽管不少环境因素可能难以在总人口水平上解释发病率的变化,但为了更好预防1型更尿病,识别这些影响1型糖尿病风险的环境因素、在个体水平上增加对病因学的了解非常重要,并呼吁对此开展进一步研究。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 Jill M Norris, et al., (2020). Type 1 diabetes—early life origins and changing epidemiology.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DOI: 10.1016/S2213-8587(19)30412-7
[2] New research looks at type 1 diabetes and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Retrieved Mar 4, 2020,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1/uoca-nrl013120.php
[3]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微信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新冠病毒对心血管的潜在影响与防控建议 | 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
疾控中心最新数据:中国人身体活动太少了!居家期间也能锻炼
《柳叶刀》:让潜伏病毒现形!治愈艾滋病,这项试验能否带来希望?
《柳叶刀》子刊:二甲双胍新用途?有望改善慢性炎症患者的代谢健康
BMJ万人分析:少吃盐能让血压降低多少?长期益处可能被低估
点“在看”,分享医学新知